如果你打算创业做一个品牌,你应该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当然你有很多问题要思考。做什么产品?线上还是线下?怎么定价?怎么生产?团队怎么组建?前期资金从哪来?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但你首先要思考的是——你的消费者是谁,他在哪里,谁最可能买你的单。在创业之前你要知道,消费者还有什么需求未被满足,或者说未被充分满足。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一切生意机会,都从消费者需求中来。《乔布斯传》提到过一个细节:乔布斯从来不做用户调研。他说如果亨利·福特在发明汽车之前去做市场调研,他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消费者希望得到一辆更快的马车。这个案例论证了调研消费者需求并没有那么重要,创造伟大的产品才是最根本的。是吗?你要知道,消费者需求的并不是一辆“更快的马车”,他的真实需求其实是“更快”,而“马车”只是实现“更快”需求的一种交通解决方案。你可以在马车这个解决方案上做改良,也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满足更快需求的解决方案——汽车。其实这就是品类的定义。品类即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种固定化、程式化解决方案。假如某个马车品牌做完市场调研,发现用户需要的是“更快的马车”,于是将自己定位成“马车领导品牌”。那么它就永远不可能进行产品创新,发明汽车。因为它理解的消费者需求是错的——更快才是需求本质,马车只是品类表象。占领品类只是权宜之计,占领需求才是恒久之道。乔布斯说,消费者没有义务去了解自己的需求。他们只知道自己想要的是...
发布时间:
2019
-
May
-
13
作者:空手
阅读次数:97次
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日常的基本功,看你对于这项工作的具体理解。活动运营,是运营的任何一个工种都必须要接触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的跨度也非常大,小能小到一个几小时的抢楼活动,大能到一个花费几百万的线下发布会,活动的形式也非常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日常的基本功,看你对于这项工作的具体理解。我做的第一个活动还是在2007年,回顾这11年的运营经验,今天来阐述一下我一直坚持恪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并分享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一、做活动,活动一定是“做”出来的!很多人活动做不好,都把问题归结在流量不够、预算不够、创意不够上,工作的重点,几乎也都花在了申请推荐位、沟通协调资源、申请更多的现金和奖品、把活动页面设计的更好看上了。这么做有错么?一定没错。我只是想说,第一,光做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第二,我也从来不认为,如果没有了这些,活动做的一定就差;第三,活动发出来只是第一步,别以为就万事大吉了,然后等着用户来参加,这种想法更加要不得。我们常说做活动,活动一定是“做”出来的,如何做?在这里分享两个技巧:1、提前找“托儿”活动在发布之前,就应该提前找好参与者,即所谓的“托儿”。活动运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叫活动引导,提前找“托儿”,本来就是活动引导的基本要领。而且你提前找的参与者的水平越高,咖位越高,活动的效果就会越好。2、活动氛围的营造活动氛围的营造应该是贯穿整个活...
发布时间:
2019
-
May
-
13
作者:类类有话说
阅读次数:82次
这是关于成为一个值钱的活动运营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模型框架。六年的工作经验,本文作者用了两年时间针对性地回顾了活动运营相关的各种经典著作和理论夯实基础,花了两个月来构思,最终两个星期写出来,一整天时间调整和排版,献上这12000字的第一个开篇。通过活动的形式达成目标,这样的一群人我们称之为活动运营。然而在本就模糊的互联网运营定义之下,活动运营工作范畴的定义一直以来都是极其模糊的。笔者采访了几位BATJTMD企业里的活动运营实际工作,实在很难找到一种标准的工作模型:1.在A工作的3年活动运营,归属类目管理团队,负责类目大促策划和牵头,要定期做一些主题营销但更多工作是在承担项目管理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和各种横向部门纠缠。2.在T工作的5年活动运营,已经在带领一个团队,负责具体产品的拉新和促活目标,需要定期进行主题活动策划,会自产一些策划案,但主要依靠外包产出和落地,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内部资源争取。3.在M工作的1年半活动运营,负责团队内容营销的系列策划,因为没有经费所以需要自产所有的内容,总觉得自己做的东西很不专业但又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归属于运营团队,但又干着策划的工作(以电商行业为例,活动运营聚焦在前端的策划并未直面核心供应链和商户管理);接触一定程度的市场和营销,但是干的又不是最专业的营销;要和交互视觉研发打交道,但又不是产品经理一般的成体系的产品策划工种。活动运营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什...
发布时间:
2019
-
May
-
13
作者:SKYHI
阅读次数:49次